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上海战疫录)沪大学生手写明信片感谢39名后勤

来源:对外经贸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垃圾房的管理是最苦最累的,每当我经过垃圾房时,看到的永远是你们在弯腰弓背……” 因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如今服务于学生社区的39名后勤人员自3月17日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工

“垃圾房的管理是最苦最累的,每当我经过垃圾房时,看到的永远是你们在弯腰弓背……”

因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如今服务于学生社区的39名后勤人员自3月17日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承担着正常情况下90余人的工作量。近两个月来,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清洁、消毒、查寝等工作是每日必做。面对突发情况,他们齐心协力、全员出动,令物业经理任延聪印象深刻的是半个多月前收到台风预警的那个晚上,为减少灾害影响,他们需要把社区内的四五十顶帐篷尽快收好,“当时通知大家第一时间都来帮忙,拆了将近一个小时。”

不同的字迹,不同的内容,小小的明信片上写满了同学们两个月以来收获的感动和真挚感谢。

曾担任过社区志愿者的郭磊同学表示,“在送明信片给宿管阿姨的时候,好几个阿姨都觉得受宠若惊,甚至有几位阿姨的眼眶有点湿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写明信片时,郭磊没有用太多漂亮的辞藻,而是首先让他们保重身体,这背后是同学们对叔叔阿姨们真诚而深切的体贴与关心。“我们以后会一直支持叔叔阿姨们的各项工作,尽量减少他们的工作阻力。”这是同学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也是一次成长的见证。

两个月以来的互帮互助、朝夕相处为一封封手写“感谢信”注入了更多真挚的情感。大二的李菲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她由于志愿者工作错过了领取晚饭,宿管阿姨知道后马上给了她2个剥好的茶叶蛋。虽然在递上明信片时只能磕磕绊绊地讲出“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她仍觉得这是一次珍贵的机会,并且让她十分有满足感。

“您在社区里忙碌了两个月肯定辛苦了。在此对您和您的同事说一声:谢谢!”

坚守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学生社区的39位后勤人员,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上经贸大学生亲笔书写的感谢明信片。

“门锁坏了,第一个叫的是你们;饮水机坏了,第一个叫的还是你们……”

“我的孩子跟你们年龄差不多大,所以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一样。学生们都很阳光,让人很喜欢。”87号楼值班员高菊红阿姨的儿子今年正读高三,无法回家亲自照料让她有些牵挂,但想到同学们离家在外,身边同样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守着,所以就更想把同学们照顾得好一点。”

“这特别的‘感谢信'是志愿者们下午亲自交给我的,写得真好,特别感动。”宿管阿姨看着明信片颇为开心。

学生们送明信片给后勤工作人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手写感谢信”带着温暖在上经贸大的社区里传递。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我觉得手写书信的形式更能直接表达同学们的感谢之情,这是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策划了这场暖心活动的负责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徐丽雯介绍,每位参与的同学收到了两张明信片,为随机分配到的收信人写信,没有提前写好的范文,没有要求和限制,给写信人充足的发挥空间,“希望他们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学生们送明信片给后勤工作人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转载:中国新闻网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范家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对外经贸》 网址: http://www.dwjmzzs.cn/zonghexinwen/2022/0518/413.html



上一篇:校长“硬核”直播带岗,这位在方舱当志愿者的
下一篇:权威解读|多措并举保民生 助企业 中国经济的韧

对外经贸投稿 | 对外经贸编辑部| 对外经贸版面费 | 对外经贸论文发表 | 对外经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对外经贸》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